我的育人故事|语传学院英语系刘竹林老师


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语传学院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坚守一线、潜心育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推出“身边的榜样”、“我的育人故事”等系列文章,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成长。




图片5.png

踏出校门,步上讲台,完成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这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第一次踏上交大讲台时手掌心的汗意。我执教的英语系是真正的“名师云集”,初出茅庐的我能忝列其中,压力可想而知。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一方面要向前辈老师学习,把学问做扎实,另一方面,要化劣势为优势,年轻意味着积累不够、经验不足,但也代表着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更近,更能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在教学中和同学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我主讲的大部分课程都是面向低年级同学的语言学方向基础课。毋庸讳言,这是一门专门之学、艰涩之学。生活里我们都离语言很近,但离语言学很远。作为入门课的授课教师,在开课之初,我就把我的角色定位为“替人读书”,力求把学术圈的艰深翻译成日常生活的直白浅显,希望讲学理能像白居易写诗,“老妪能解”。


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我特别设计了很多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八卦,用语言学的方法看问题的“段子环节”。比如,在教授语音学时,我会启发同学思考“为什么我们拍照时要喊‘茄子’而不是‘土豆’”;在词汇学环节,我会让同学们朗读“买了桃五斤,其中蟠桃两斤,水蜜桃三斤”,体会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给汉语带来的双音步韵律;在讲解语法学时,通过研究吕叔湘先生提出的“‘中国队大败韩国队’是中国队胜了,‘中国队大胜韩国队’还是中国队胜了,那么韩国队什么时候胜呢?”,来体会传统句法学和现代语言学理论不同的研究视角……探究这些活泼的问题,能点燃学生内心的求知欲。


在求索的过程中,有时他们能会心,有时他们会诧异——原来语言学是这个样子,原来看似冷峻的理论,背后却未必冷冰冰。年轻人有其天然的生命力和上进心,有其自在的识别力和使命感,只要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种,他们便能够在今后的求学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主动去领会科学理论的严肃和美。





具象祖国和民族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应该根植于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充足了解。但学生囿于深造和就业的压力,课余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自觉性和动力不足。我想,作为语传学院的教师,应该肩负起传承中华文脉的责任。为此,我开设了一门《古代汉语》课程,在这个课堂上,每学期我都设计不同的读书任务。每一周,我都和同学们一起按进度读书、讨论问题、分享心得。几个学期下来,我们已经一起通读过《论语》、《孟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几本书。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说,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竟然能在繁重的专业学习之余从头至尾认真阅读了这样精深的典籍,并进行了真切的回味和思考。

我始终认为,阅读中华经典,培养新一代青年在祖国和民族的文化中涵养文化自信,这不仅是为国家培养读书的种子,更是为民族养育未来的精英。如果一个人对祖国的文化一片茫然,缺少温情和敬意,他只能是一个灵魂漂泊的游子,难以将“小我”融入“大我”。

专业知识是根系,必须扎实深入,民族文化是土壤,必须具体广博。交大学子以一流的成绩考入大学,他们内心深处的精英意识,现实社会的竞争压力,已使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前进。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中华文化的精神来涵养身心健康、不断健全人格。

在这个人工智能终将改变世界的时代,作为老师,我能教授的知识非常有限,就像马克思说过的——过去的哲学都是认识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我们师生同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洪流中,愿我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这一切,都基于终身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我愿和同学们一起成长。






供稿:刘竹林

排版:瞿思嘉

责编:王靖雨

审核:王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