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外语与传播学者讲坛第89期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14日下午,第89期“交大外语与传播学者讲坛”在思源西楼成功举办,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政治与传媒精英的认识和启示”。


本本次讲坛由著名明史专家和新闻史学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批入选者、中央文宣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首批入选者、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才工程首批入选者尹韵公教授主讲。


图片12.png




首先,尹韵公从全球史的宏大视野为大家介绍了“现代化”这一名词的由来。他指出,“现代化”最早是由德国人提出来的,社会从“工业化”发展到“城镇化”再到“法治化”,最后才逐渐形成了社会和国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结果“现代化”。德国及其它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现代化”的概念。


尹韵公从郭嵩涛、李鸿章两个近代政治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两个传媒人物入手,解释中国政治与传媒精英对“现代化”的认识与启示。从他们与西方交往和游历的具体经历入手,说明了当时中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较大差距,以及知识分子对富国强兵的迫切要求。当时的中国需要加强国力建设,提高军事科技实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行更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早期的政治和传媒精英便意识到单纯倚赖传统的保守封闭政策是行不通的,中国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自我改革和发展,以维护国家利益。而康有为和梁启超是向西方寻求中国现代化思想上与精神上的开端。


图片13.png



在总结中,尹韵公认为,无论是中国认识世界还是世界认识中国,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能够找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历史在血与火的交织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不断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这才让中国不断走上今天的现代化。




文字 图片|杨颖

排版|瞿思嘉 李奕萱

责编|王靖雨

审核|孙文博 郝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