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传学院成功举办AI赋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2024年12月14日,由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主办的“AI赋能时代的新文科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科学会堂成功召开。


截屏2024-12-16 13.14.48.png

本次会议聚焦AI赋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业界需求等诸多关键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规划局高级编辑李宇、微博政府媒体副总监石天林等嘉宾出席。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荆涛、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书记孙文博出席并致开幕辞,会议由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凯主持。

截屏2024-12-16 13.15.02.png


2024年12月14日,由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主办的“AI赋能时代的新文科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科学会堂成功召开。

截屏2024-12-16 13.15.15.png


孙文博介绍了学院发展史与学科建设成果,并指出,未来AI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技术素养和专业能力。本次会议有助于学科建设,为学院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从新闻传播教育变革、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时尚传播教育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社交媒体发展挑战等角度,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截屏2024-12-16 13.15.26.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从知识逻辑、文化逻辑等方面切入,阐述了在智能传播大环境下,新闻传播学科知识体系的重构方向,强调了学科文化基因、文化体系、文化动力与使命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强调“科学面向”,提出了对学科革命、学科素养等的思考。并且从人大新闻学院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等角度出发,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推进学科发展,打造适应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路。


截屏2024-12-16 13.15.36.png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从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确立适度原则,教师需明确规定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程度及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应建立对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确保其合理应用。

截屏2024-12-16 13.15.48.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提到了“两结合”。她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践、传统文化结合对新闻学的意义,强调“人民性”等概念的内涵演变,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新闻应以新闻真实为导向,构筑健康的行业生态。 

截屏2024-12-16 13.15.59.png


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振祥教授提出,AI在时尚传播领域应用广泛,但也带来诸如“AI迭代创新”等问题,对民族文化传承构成冲击。因此应倡导原创教育,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截屏2024-12-16 13.16.09.png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介绍了上海大学在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学科建设成果。该院积极拓展多方共建,明确使命目标,凝练特色方向,形成了“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产学研协同育人成果丰硕,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截屏2024-12-16 13.16.19.png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明洋教授探讨AI赋能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逻辑与知识框架重建。他指出,人才培养应面向多元,适应新趋势。框架方面,需关注学科发展走向、知识生产社会融合、内生态、外生态、方法创新及实践体系建设。

截屏2024-12-16 13.16.30.png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岭涛教授指出,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快速融合的当下,对未来社会形态的准确把握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科学基础。镜像生态的结构、功能和特性给新闻传播学科带来了挑战。我们应积极制定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截屏2024-12-16 13.16.38.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务处处长罗自文教授演讲中指出,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诸多困境,他提出游戏化教学的设想与策略,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思路。

截屏2024-12-16 13.16.48.png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教授关注AI技术变迁对新闻传播学科带来的挑战。指出通过课程推进、实践项目、实习环节等多种路径推进教学体系再造与创新。

截屏2024-12-16 13.17.02.p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规划局高级编辑李宇处长指出跨文化沟通能力、敏锐的国际新闻洞察力以及掌握新兴传播技术对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来说都至关重要。 

截屏2024-12-16 13.17.14.png


微博政府媒体副总监石天林展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给社交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未来学界与业界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

截屏2024-12-16 13.17.24.png


14日下午,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座谈会召开。在我校语传学院新闻传播学科责任教授闻学的主持下,传播学系全体在职教师与学界和业界专家展开深入对话。

截屏2024-12-16 13.17.34.png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凯围绕技术赋能学科发展的主题展示了学院大模型相关建设成果及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强调AI在学科发展中的应用要从辅助工具变为改革教学体系的动力,应大力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号召教师们加入到建设智能体的行列中来。

截屏2024-12-16 13.17.47.png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李冰教授以《向“智能”转的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新文科”实践》为题,展示了传播学系团队的学科建设成果、人才培养思路及目前面临的挑战。

与会专家均肯定语传学院传播系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中对大方向的精准把握和敢于搭台的创新开拓精神。同时嘉宾们结合自身在学界或者业界的经验,针对建设中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给出了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优化方向的延伸性建议,极具启发性。


截屏2024-12-16 13.17.58.png

本次研讨会聚焦AI赋能时代的新文科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通过与学界业界专业人士的深度对话和真诚交流,汲取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技术赋能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对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科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截屏2024-12-16 13.18.13.png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班子成员、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传播学系全体在职教师及学院本研学生出席此次会议。


撰稿|裴艺 王睿

摄影|尚岳峰 文雯 李雨鑫 桑吉拉姆

排版|瞿思嘉 李奕萱

责编|王靖雨

审核|孙文博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