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传学院2025年夏季“桃李情”校友座谈成功举办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联合院团委成功举办2025年夏季“桃李情”传帮带专业推进座谈会。“桃李情”座谈会作为英语系品牌项目,是英语系党支部协同育人机制与第二课堂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平台。活动聚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校友代表的精彩分享,从专业学习、深造规划、就业选择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现了英语专业人才的成长路径。


本次活动以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智能领域的行业路径为主题,特邀荣岩、苟思瑶、马鸣珂、劳馨贤四位优秀校友代表,围绕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进行经验分享,带领师生共同展望“外语+技术”复合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英语专业语言智能方向的广阔发展前景,助力英语系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拓宽专业眼界、提升就业能力。


荣岩系2011级英语系校友,现任上市公司“出门问问”AIGC产品经理,负责全球市场SaaS平台产品战略与商业化落地。她以“三个关键转折”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2015年保研至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是职业起点,此后通过博世、亚马逊等跨国企业实习明确兴趣(职业探索期);在国企平台沉淀产品方法论,主导开发政府服务类AI产品(能力积累期);最终转型科技企业,打造服务全球50万+内容创作者的智能写作平台(价值实现期)。荣岩特别提到:“在负责全球化AIGC产品时,我的英语专业背景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以DupDub等AI语音转写工具为例,指出虽然AI翻译技术日益成熟,但在专业领域内容审核、文化适配等方面仍需要人工介入。她强调,英语专业学生应建立“语言优势+技术视野”的能力结构,有意识地了解和关注自然语言处理等交叉领域的发展,把握AI赋能的时代机遇。


截屏2025-06-30 20.35.32.png



苟思瑶系2017级英语系校友、香港大学语言学硕士,现任字节跳动“豆包”大语言模型评估专家,负责英文专项测试集建设与模型评估全流程管理。她结合香港大学统计学学习经历与科大讯飞语音技术实习经验,介绍模型评估的核心工作:通过算法指标验证性能的自动评估与通过个人专业判断用户体验的人工评估。她指出,自身的语言专业背景与岗位需求较为契合:“在评估英文专项时,语言专业背景帮助我准确识别出模型输出的文化偏见和语法错误。”作为语言专业背景的评估专家,她总结四大优势:语言敏感度高、能设计科学评价标准、多语言能力适配需求、可提供专业改进建议。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求职问题,她建议关注企业招聘官网定制简历,通过实习“种草与排雷”,并以“拥抱变化、持续学习”应对行业快速迭代。


截屏2025-06-30 20.35.43.png



马鸣珂系2019级英语系本科、英国华威大学大数据与数字未来专业硕士,现任科大讯飞高教AI产品负责人。他以“从英专到AI产品经理的转型”为主题,分享跨学科成长路径:本科辅修金融激活“理科DNA”,掌握SQL等工具,培养结构化思维;硕士阶段深入AI技术原理,实习积累小米、百度等平台经验。作为产品经理,他用“速度、数据、演化”概括互联网行业特点——“今天立项后天被竞品抄”的快节奏、“一切以指标说话”的决策方式、“业务技术政策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对职业路径规划的困惑,马鸣珂回顾道:“ChatGPT的出现让我意识到,语言专业背景在AI时代反而可能成为独特优势。”为此,他为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三步走”建议:首先要立足并夯实语言基础优势,进而通过辅修/自学数据分析来拓展技术能力,最后要通过实习尝试来验证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他强调,英语专业学生需在择业中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关注AI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在不断试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截屏2025-06-30 20.35.54.png



劳馨贤系2017级英语系校友、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硕士,现任携程IBU AI运营专家,曾参与科大讯飞语料构建、prompt设计等工作。她以“语言数据科学:英语专业的跨界新机遇”为主题进行分享,指出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三大核心能力——结构化思维、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处理效率,为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专业课程中的批评话语分析、翻译批评等训练,都能培养逻辑框架搭建能力,这在处理复杂数据时尤为重要。她特别提到,在交大期间选修的计算机课程和参与的创新项目,为其打开了跨学科发展的大门。劳馨贤通过智能客服需兼顾算法精准与文化适配等案例,总结了语言数据科学的三大趋势:技术民主化、需求具象化、人才复合化。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她建议学生应夯实语言基础,在本科期间积极拓展Python等文本分析技能,通过大量实习或科研参与中探索自身的发展方向,并时刻关注行业前沿来校准自身的发展路径。此外,掌握方言或小语种的学生可深耕稀缺语种资源建设。她最终总结道,AI时代“终身学习”比“掌握特定技能”更重要。


截屏2025-06-30 20.36.03.png



四位校友的分享从学业规划、方向探索、能力积累到价值实现,为语言专业学生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职业发展范本,全方位展现了英语专业语言智能方向在AI时代的就业潜力和复合发展可能性。无论是全球化产品经理、模型评估专家,还是高教AI产品负责人、语言数据专家,他们的成长路径均印证:英语专业学生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保持开放学习心态,不仅能突破传统职业边界,更能将外语优势与语言智能技术相结合,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走出一条具有跨领域竞争力的职业道路。


在活动中,各位校友代表对学生观众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整场活动内容丰富、现场互动热烈,在场学生纷纷表示,分享会不仅帮助他们对英语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更让他们看到了语言智能在数字化时代的独特价值与无限可能。



供稿|周琦

排版|瞿思嘉 李奕萱

责编|王晓培

审核|孙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