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语系教师党支部召开“党建引领·教育强国”集中大课学习交流会


2025年10月13日,欧亚语系教师党支部围绕全校第二次集中大课内容,召开专题学习交流会。会议聚焦“高校教师在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和实践路径”主题展开,支部书记张笑寒主持,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

截屏2025-10-16 10.04.31.png



教师们一致认为,以党建为引领,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立德树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张笑寒强调,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培育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科技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佟亚维提出,教师应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研创新与服务发展相结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是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刘莹等教师认为,外语教师尤其要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贾朝勃则强调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祝明姗等教师一致认为,应该进一步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在实践路径上,大家形成四点共识: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梁静等教师提出利用AI技术构建混合式教学体系、创设沉浸课堂、倡导案例教学与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性。 二是强化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推动“外语+专业”复合培养,加强校企协同攻关,响应国家需要。 三是拓展社会服务,促进文明互鉴。老师们建议以决策咨询、科技服务参与社会建设,强调在跨文化交流中传播中国声音。 四是提升数字素养,引领终身学习。赵术等教师认为需善用技术赋能教学,持续学习,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



此次交流会凝聚了思想共识,明确了高校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多元路径切实服务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交流会作为支部“学习+研讨+实践”特色工作的重要环节,有效深化了党员对集中大课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习热情,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撰稿|梁静

排版|瞿思嘉 李奕萱

责编|王靖雨

审核|孙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