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传学院第十一届“慧研杯”学术文化节开幕暨首场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2020年5月28日晚,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第十一届“慧研杯”学术文化节在腾讯会议拉开帷幕。语言与传播学院院长耿纪永教授、党委副书记高永峰、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郝运慧、传播学系系主任闻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负责人文卫华、英语系系主任都平、研究生辅导员卢强和研究生科王筱依等老师受邀出席,80余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慧研杯”学术文化节是我院重要学术活动,2010年开始举办,旨在为我院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完善学术交流机制、丰富学术活动内容与形式,进而助力我院树立学术创新典范,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耿纪永院长致开幕辞,他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第十一届“慧研杯”学术文化节,希望同学们时刻保持奋发向上的科研态度,积极投身学术,抢抓时代机遇,争做学术之星。
院研会学术部部长姚东京回顾了近期我院学术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对本次“慧研杯”主要活动进行了讲解。本届学术文化节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学术峰“慧”—— “与大师云面对面”名师讲坛、学术沙龙;奇花异“慧”——学术论文评比、英文论文编译;“慧”聚华章——“执笔抗疫”征文大赛。三大主题活动结束后,会根据获奖、参与情况以及学术能力评选出本年度的学术之星。
本届“慧研杯”特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英美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陈世丹教授做题为“从《白雪公主》看后现代主义解构趋势”的学术报告会。陈教授首先就“后现代主义小说超越纯文学与大众文学、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进行了解读,接下来重点讲解了巴塞尔姆与小说《白雪公主》,这部长篇小说是对家喻户晓的德国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戏仿。陈教授强调了现代主义大师如普鲁斯特、乔伊斯的作品要求读者深入其意义深渊之中,通过不断地阐释和发掘,获得审美的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却拒绝解释。作品的意义不需要寻找,书的意义就是书的一部分,没有所谓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所谓深层意义。
在提问环节,陈世丹教授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问题,虽然隔着屏幕,但同学们始终热情高涨,和老师共同完成不少互动,直播间气氛十分热烈。讲座尾声,耿纪永院长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陈教授的讲座全面而深刻,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中厘清了确定的图谱,从后现代主义的无深度中展现了理解的深度,从散乱的语言和叙事中建构了系统。至此,讲座圆满结束,也为第十一届“慧研杯”开幕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报告人简介:
陈世丹,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英语系主任,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2002)等1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2005)、“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2019)等85篇。
文字 | 马智鑫
图片 | 周天玥 马智鑫 姚东京
编辑| 卢 强 周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