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 | 2020年语言与传播学院学术讲座回顾 (第一期)
2020年,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营造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提升学科的竞争力、影响力,语言与传播学院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讲学,讲座内容丰富新颖、高端前沿,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为保存家即将过去一年里讲座的精彩瞬间,我们将从本期开始呈现讲座的部分照片和文字记录,分享给大家,一起来回顾吧!
讲座一:2020年3月26日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美舆论交锋
2020年3月26日由研究生工作部主办,语言与传播学院承办的 “与大师面对面”云讲坛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办。讲座特邀《环球时报》英文版常务副主编陈平做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美舆论交锋》的直播报告。云讲坛由语言与传播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郝运慧主持,吸引了160余名我校师生及校友在线收看。
陈平老师围绕“病毒来源”,“病毒名称”、“信息透明”、“对华援助”和“国际合作防疫”五部分内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舆论交锋的起因、变化、特点及未来走势。对中美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舆论交锋的特点进行总结:一是,中方是防守方,但防守时方寸不乱、反击时精准有力;二是智慧地使用了网络社交平台;三是整个过程体现了高超的斗争艺术。
陈老师还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关注在疫情期间中国同不同国家交流的方式及举措,深入体会中国同各国之间的关系。正如陈老师表达的感悟:“通过本次疫情,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我们对国家充满着信心,为身在伟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讲座二:2020年3月27日 疫情对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影响
2020年3月27日由研究生工作部主办,语言与传播学院承办的 “与大师面对面”云讲坛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办。讲座特邀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孙敬鑫主任做了题为《疫情对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影响》的报告。云讲坛由语言与传播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郝运慧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讲座。
孙敬鑫主任以新时代中国形象塑造为主线,系统讲述了中央对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形象展示了疫情前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认知,中国方案在海外受好评,海外越来越认可中国的全球治理能力。并分析了疫情期间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以及相关总结与思考。
郝运慧老师对报告做了精彩的点评,希望同学们立足自身学科视角,在把握国家形象传播的学术要点同时,更要承担起当时青年的社会责任,共同思考中国形象传播的时代命题。研工部将依托“与大师面对面”云讲坛活动,保障疫情期间研究生能够收获优质教育资源,领略专家风采,保障学术云交流不断线。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大大加强,外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愈发强烈,未来展现中国形象该有的态度:即做好自己,保持定力;做好传播,提升能力;做好研究,知己知彼。
讲座三:2020年4月8日 重大突发事件的纪实影像创作—以《第一线》为例
2020年4月8日上午10:00—12:00,语言与传播学院“与大师面对面”云讲坛于Zoom和腾讯会议两个平台顺利进行。讲座特邀《第一线》的总监制张伟主讲。张伟监制同时也是我国首部互联网拍摄出品的抗疫纪实作品《冬去春归》的总制片人,现任阿里大文娱优酷纪录片中心总监,曾担任SMG纪实卫视新媒体总监。
本次讲座的内容分为两个版块展开。第一部分是疫情期间纪录片的创作体验,第二部分是优酷在纪录片方面的发展及对未来的思考。首先,张伟监制详细介绍了《中国面孔》、《武汉日记》、《冬去春归》、《第一线》及《我生命当中的一天》五档疫情节目的聚焦点。通过介绍各个节目的着眼点,张伟监制提出重大题材创作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词——首先是主题理念,如《冬去春归》节目的主题理念是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归来;其次是通过分集剧情,串联起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通过纪录片,可以看到在这些逆行者当中,既有热干面的老板娘,山东青岛的一家三口,也有新婚不久的长沙湘雅医院的小夫妻……这些质朴和真诚的平凡人物,凭借他们的忘我精神,进行着不平凡的抗疫斗争,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迎难而上、不畏险阻的精神面貌。张伟监制着重讲述了《第一时间》在创作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第一是深入现场,通过长焦镜头或者监控的方式记录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治疗过程;第二是采取“特种兵作战”的方式,兼顾前方与后方。工作人员一专多能,赴武汉团队的十人在经历十几次的失败之后,尽可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打扰医护人员工作的前提下,对此次艰辛抗疫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记录。
同学们在认真聆听讲座
张伟监制提到优酷出品的礼赞中国系列纪录片获得了年轻人的热捧,这一现象说明当今时代的纪录片充满温暖、信心与希望。在内容布局上,优酷纪录片以“天地人感”为出发点,探索未知,走到历史的深处,从小人物的视角,彰显蕴含其中的大情怀、正能量和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他还向大家推荐了一些优酷原创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并认为未来的纪录片发展要结合电商平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情节、场景和信息的多方互动,打造纪录片“产业矩阵”,推动纪录片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讲座最后,张伟监制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对于纪录片具体创作及发展前景方面的问题。
讲座四:2020年5月28日 从《白雪公主》看后现代主义解构趋势
2020年5月28日晚,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第十一届“慧研杯”学术文化节在腾讯会议拉开帷幕。本届“慧研杯”特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英美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陈世丹教授做题为“从《白雪公主》看后现代主义解构趋势”的学术报告会。语言与传播学院院长耿纪永教授、党委副书记高永峰、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郝运慧、传播学系系主任闻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负责人文卫华、英语系系主任都平、研究生辅导员卢强和研究生科王筱依等老师受邀出席。
陈教授首先就“后现代主义小说超越纯文学与大众文学、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进行了解读。他重点讲解了巴塞尔姆与小说《白雪公主》,这部长篇小说是对家喻户晓的德国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戏仿。陈教授强调了现代主义大师如普鲁斯特、乔伊斯的作品要求读者深入其意义深渊之中,通过不断地阐释和发掘,获得审美的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却拒绝解释。作品的意义不需要寻找,书的意义就是书的一部分,没有所谓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所谓深层意义。
在提问环节,陈世丹教授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问题,虽然隔着屏幕,但同学们始终热情高涨,和老师共同完成不少互动,直播间气氛十分热烈。最后,耿纪永院长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陈教授的讲座全面而深刻,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中厘清了确定的图谱,从后现代主义的无深度中展现了理解的深度,从散乱的语言和叙事中建构了系统。至此,讲座圆满结束,也为第十一届“慧研杯”开幕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讲座五:2020年6月23日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Styles on Expertise Judgment in Intercultural Collaboration
2020年6月23日晚7点,语言与传播学院“与大师面对面”云讲坛于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本次“名师讲坛”的主讲专家是美国康奈尔大学传播系袁郁(Connie Yuan)教授。袁教授主要的科研领域包括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知识管理和社会因素对新科技的使用方面的影响,以首席专家身份主持多个课题,在Communication Research,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本次讲坛由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郝运慧主持,来自校内外的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袁教授与师生们分享了她和研究团队近年来围绕跨文化传播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她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研究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在多元文化的小组里,是否自信不会影响别人对你专业能力的认可,但会影响决策;任务导向型的交流对专业知识的认可和感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谈和支配性并不能预测对他人专业知识的认可或感知。她还将美国和中国学生随机安排在面对面交流(FTF)或计算机交流(CMC)情境中,研究发现在FTF交流中,中国人的参与度、能力、自信和影响力都较西方人低,但在CMC交流情景中则没有这种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袁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媒介同步理论(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来进行进一步阐释。此外,她还通过实验发现具有较高语言水平的团队成员更愿意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团队成员间语言能力如果参差不齐,则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识别程度较低,导致团队绩效降低。最后,她发现CA(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影响了CMC讨论情景中对他人专业知识的判断,会被判断为专业知识较少,但在FTF讨论情境中则不明显。
在讲座互动环节,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刘凯副教授主持。师生就跨文化沟通的现状及认识和情感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刘凯老师立足国内语境,提出了两个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关注未来线上虚拟空间衍生出的交流文化与规则,比如微信群里的交流,会把线下的权利等级认知扩大化;二是在研究中应该考虑代际差异,可以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比较研究。
最后,郝运慧副院长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袁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在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之下,对跨国学习或合作有重要的启示,为跨越文化差异、实现更好沟通提供了研究支撑和现实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