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外语与传播学者讲坛第11期——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选题、跨学科合作 与论文结构

3月26日,第十一期“交大外语与传播学者讲坛”于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陆小飞教授担任主讲人,主题为“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选题、跨学科合作与论文结构”。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郝运慧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

图片.png

首先,陆小飞教授聚焦话题本身,详细阐释了话题研究选取的核心思路。他提出作为研究者,应兼有宽度和深度,并能在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发挥指导作用,坚持在相关领域深耕。基于此,陆教授总结出四条实践方法,第一,对选取领域做全面的了解,不断思考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及改善思路。第二,勇于在水平较高的会议分享研究成果,听取不同专家的宝贵建议。第三,关注相关领域的新观点、新方向,不断反思自身研究如何与新趋势进行有效结合。第四,阅读文献要从“欣赏式阅读、学习式阅读”过渡到“批判、启发式阅读”,根据作者的研究思路,“灵魂拷问”下一步的创新内容。

图片.png

陆小飞教授讲授现场

陆教授结合自身多年跨学科合作的经历,从“跨学科合作”的优势以及如何选择合作团队讲述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提升整体研究效率。选择合作团队要以志同道合为先,专长互补、风格兼容更能激发团队间的研究兴趣。此外,陆教授详细总结了论文结构中重要部分的具体作用,他指出,引言部分要整体把握行文逻辑。首先要建立话题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其次阐明本研究的价值和切入点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本研究既要做到相对宏观的描述,又要进行相对具体的阐释。文献综述目的是建立起数篇文献间的有效联系,关键在于通过梳理找到切入点以嫁接到自身的研究问题上,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讨论部分重点阐释研究中的新发现,并有针对性的解释形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最后讨论并回答所得结果在不同层面的意义和贡献。

讲座结束,陆教授对观众的提问进行了详尽耐心地回答。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郝运慧老师高度评价本次讲座,并对陆教授的分享表示感谢!

图片.png

图为陆小飞教授解答问题

图片.png

图为同学们认真观看讲座

 

文字|张帅

图片|孙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