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与传媒学术研究的创新问题“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2021年5月13日晚七点,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者讲坛”在思源西楼顺利召开。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科学研究处副处长、《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国涛教授担任主讲人。传播学系责任教授闻学老师主持讲座,语言与传播学院部分师生参与本次学术活动。

张国涛教授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选秀人才”、北京市“青年英才”,2014年获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2018年入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张国涛教授曾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节展评委。

 图片.png

讲座伊始,张国涛教授从近几年国内人文社科知识体系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出发,向大家介绍了国内知识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传播学为例,张教授指出目前学界普遍存在以西方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现实的问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学界更需要建设中国特有的知识体系。

建设知识体系,必然涉及“知识生产”,所有的知识生产都应以创新为目标,只有创新才可能产生知识增量,而社会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明确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社会科学知识是深入了解社会、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知识,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也许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任何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的,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张国涛教授进一步指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写作与发表论文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形式,由此,讲座以目前近20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高引论文为切入点,向听众介绍了不同时期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期刊论文的共同特征——研究对象高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有超越时代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等。这些高引论文,没有一篇是守旧的,这就说明知识生产与创新密不可分,无论是概念、问题,还是对象、方法,这些高引论文都深刻体现着知识创新的特征。

 图片.png

张国涛教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用丰富的案例与现实经验向在场听众阐述当下中国建立、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指出了知识生产与传媒学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了在场听众的共鸣与思考。随后,张国涛教授提出了传媒学术研究的创新途径:开拓新领域,提出新概念,形成新判断,预测新趋势、建构新知识。

在提问环节,张国涛教授对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详尽的回答,在面对可能比较“冷门”的重要问题与不断变化的传播热点之中要如何取舍这一问题时,张教授认为学术研究要解决“真问题”,对于真问题的发现依赖于对业界学界的长期观察;而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这些“把关者”有专业能力和职业敏感,最大可能地来保证那些真正有前瞻性的文章的发表。

讲座最后,闻学教授对讲座做了精彩点评并对张国涛教授表达感谢。

供稿:屈鹏宇

供图:胖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