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外语与传播学者讲坛”第42期——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

2002年5月25日上午,第42期“北京交通大学外语与传播学者讲坛”于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主讲人为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技术官梁家恩博士。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硕导陈静茜担任讲座主持人。来自我院和国内各院校的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image.png

大合影

本次讲座,梁家恩博士主要从AI 技术突破和发展趋势、AI 技术产业化实践分享、AI 变革影响及应对三个维度为大家分享自己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梁博士从科学范式演进及工业革命推进展开,回顾了人工智能从1956年提出以来60多年两起两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历程,如今“深度学习”技术引领了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在过去10年里,技术创新和产品化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技术也从最初的DNN模型,经过CNN、RNN、LSTM等模型,演进到Transformer模型,成为目前深度学习的集大成者,并衍生出BERT和GPT-3等大规模自监督预训练模型。

梁博士提到深度学习模型在语音、图像、博弈、生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过去在语音Switchboard、图像ImageNet真实应用数据上的错误率都超过20%以上,无法达到实用水平,而2012年前后,深度学习开始应用之后,语音和图像识别错误率都降低30%以上,经过几年的发展演进,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在真实测试集上错误率都降到3%以内,接近甚至超过了人工平均水平,并且已经在很多真实场景下广泛应用起来。

神经网络在上世纪80年代被“打入冷宫”甚至认为是“伪科学”,如今再次崛起是不是新瓶装旧酒?梁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错误反向传播训练多层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变化,但复杂模型结构、参数共享机制、海量真实数据、深层参数优化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包括“生成对抗网络、深度强化学习、记忆和注意力机制、自监督学习”等新技术,都是传统多层感机无法做好的。在海量真实数据和GPU超算能力加持下,深度学习模型在拟合、估计和计算误差上都取得了大幅度降低,极大提高模型的精准度和稳定性。除了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深度学习在大数据分析、智能办公、增强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也取得了广泛应用。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梁博士提到两个方面;第一,从技术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在建模方法、认知推理能力、可解释性等方面,还将继续逼近甚至超越人脑的能力;第二,从应用层面来说,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在更广泛真实场景下展开,技术边界也会更模糊,多模态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同时,还要隐私、伦理、法规等问题也有待完善。

随后,梁博士以云知声近10年的实践为例,与大家分享AI技术产业化的历程及感悟。语言是人类和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交流和文明传承的核心载体,云知声就是以此为出发点而构建的。云知声从基础架构、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三层都打通:基础层包括Atlas超算平台和UniOne边缘计算芯片;技术层以“语音-语言-知识图谱”为核心,打造全栈AI技术体系;应用层以“云端芯”一体化产品中台,支撑智慧物联和智慧医疗产业应用,并以智能开放平台与第三方形成生态合作。因此,云知声并不局限于“声音”的处理,而是融合“感知”和“认知”技术,要打造“高效、丰富、有温度”的人工智能。云知声2018年起连续四年入选美国CB Insights 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榜单,也是目前唯一的智能语音赛道独角兽企业;2022 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先后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云知声技术基因和目前AI产业发展阶段,决定ToB(business)是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模式。云知声以全栈AI技术为基础,推动“一体两翼”的产业布局:以云芯一体化平台为基础,拓展智慧物联(广度)和智慧医疗(深度)两个重点业务方向。广度方面,通过提供“云端芯”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格力、美的、长虹、吉利等企业提供单品智能交互解决方案,并与世茂集团等共同打造智慧酒店、社区、出行、办公等整体智能方案。在深度方面,以知识图谱和认知技术,打造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从智能导医、问诊和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等效率工具为切入点,拓展病历质控、医疗质量评估、医保控费等决策支持方案,并在数百家医院正式商用,其中,全国百强三甲医院合作率超20%。

梁博士还分享了云知声近10年来,在技术创新、应用突破到产业推动过程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突破,以及团队在实战中取得的成长,要比单纯做科研面临更多挑战,主要包括面对各种未知、变化和错误等,都是对团队“真实自我”的考验和挑战,需要我们坚定理想和改进方法,不断学习突破舒适区,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最后,梁博士还分享了自己对AI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以及如何看待AI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未来的智能物联网或元宇宙时代,虚拟和现实将加速融合,人类与AI技术将会达到人机智能协同状态。我们要做好与AI友好相处的准备,从理解AI原理、优势与局限开始,做好“AI司机”或“AI工匠”,让AI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积极面对AI时代到来,利用好AI技术,对我们整合知识碎片、突破信息茧房,重建人文独立精神是有帮助的。在提高思维质量、释放创造潜力基础上,可能还会刷新我们的哲学思想,重建人文精神根基。梁博士最后提出未来愿景:“让 AI 将理性做到极致,让人类回归人文精神之AI(爱)!”体现了云知声团队做“高效、丰富、有温度”人工智能的情怀。

image.png

听众提问

梁家恩博士分享结束后,讲座进入到了积极活跃的提问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讲座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分别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人工智能产业泡沫应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AI技术的转化及人工智能的隐私伦理问题等方面展开提问,梁博士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最后陈静茜老师对梁博士的精彩发言再次表示感谢,希望同学们能够借这次讲座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