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实践|语传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基层专项行动



编者按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交大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实践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基层治理体系的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在校团委统筹下,语传学院结合学院学科和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了2022年北京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微纪录作品大赛。



01

“基层防疫不松懈 青年志愿共协心” 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当前疫情反复冲击,全国各地正持续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响应时代号召,肩负起时代责任,“基层防疫不松懈,青年志愿共协心”实践团,由语传学院团委书记刘新奇指导。实践从2022年6月底开始准备,直至8月初完成结束,历时1月有余。


1.jpg


实践团的6位团员分别来自6个不同的城市,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前往所属地核酸检测点,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为群众核酸检测提供帮助的同时,团队也开展了调查问卷、现场访谈等,为巩固防疫成果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成果主要以微信公众号推文形式呈现,详细总结了此次实践的具体内容,以及团队成员的实践心得。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全力奋战,“疫”往无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02

 “辽宁重器” 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作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共和国长子,沈阳不仅汇聚了众多的工业遗产,也记录了工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工业文化。辉煌时期的铁西工业区,工厂密布,烟囱林立,铁道专用线交错纵横,曾集中了沈阳80%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资源型产业的资源却逐渐枯竭,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陷入困境。铁西在观念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后劲不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开启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征程。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如何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更好地服务社会基层,北京交通大学“辽宁重器”小分队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实践团由詹天佑学院党组织副书记马泰老师指导。团长张哲嘉同学来自语传学院传播2001班,团员来自交大不同的学院,跨学科合作形成优势合力,从不同角度认识东北地区的重工业转型,提出多维度建议。


2.png




七月中旬

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所在地的重工业基地,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东北重工业发展历程。


在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的过程中,这座曾经的沈阳铸造厂,把工业辉煌、峥嵘岁月深深铭刻在一件件旧设备中,展现着无数个“新中国第一”。这座现在的国内最大综合性工业博物馆,还把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烙印进铁西馆中,记录着日本对我国的侵略,以及铁西现代工业辉煌衰落,再构塑起中国工业的历史。

31.jpg
32.jpg



八月上旬

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所在地文化创意园,探索重工业转型后的有益方式。


例如奉天工厂工业园位于铁西区小北一路和启工街交汇处,占地7.6万平方米,是铁西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工厂旧址楼群。曾经的老旧厂房经过改造,成为美术展厅、工业展厅、陈列馆,空间宽敞、设施现代。阳光照向斑驳的红砖墙,老厂房的标语口号隐约可见,默默地诉说着工业历史的当年芳华,仿佛岁月辗转,忽而往昔,忽而今朝。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目前,团队成员正在采访在职重工企业员工、下岗员工与社区工作者,希望了解更多关于重工业基地转型后就业情况,以及如何更好帮助重工业进行转型延续。


东北制造业本身需要转型升级,需要智能化,需要制造模式的改变。近几年,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始终保持高位爬升,形成了逆工业化变化的就业结构,体现了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区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其集技术、知识和智力于一身,低能耗,可渗透,能够提高服务业的转换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升高。


“辽宁重器”小分队将继续探索老工业转型以及转型后就业相关问题。这次调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暑期实践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了解,坚定了扎根辽宁、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


撰稿人:荆昭延 陈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