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 | 黄彪文:一个24小时的课题

“三虎老师,我拿到一个互联网公司的offer了,但不确定要不要签,能咨询一下您吗?”

这是2021年9月的一天,一位语传学院18级的大四应届生张同学(化名)给我发来的微信上。说实话我当时对这位同学的印象并不太深,只记得她上我一门专业课,还基本都坐在后排,既不太主动回答问题,平时也很少联系我。我回复说当然可以,便约定在校园咖啡馆见面——咖啡馆的氛围显然比办公室更适合畅所欲言

见面后我们自然先聊到了这个工作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行业前景等。她说在这家单位实习了两个月,主管领导还比较满意,于是问她要不要留下来转正,但前提是必须马上决定,不然这个head count就要分给别人。这位同学纠结的地方是,这是她拿到的第一个offer,后面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机会,另外她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尝试考研等别的路径

每年主动来找我咨询人生规划和就业的同学不少,为了不耽误学生,我都尽量第一时间回复,尽管就业指导并不是专业老师的主要职责,但它也许比上一门对学生的帮助还大。张同学遇到的问题并不新鲜,我每次也都会先问学生一个问题:“你的理想工作是什么?”

“记者,特别是战地记者!”

虽然我是教新闻传播专业的,但也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愿意去从事媒体行业的学生越来越少。于是我故意打击她:“既然你现在有犹豫,就说明你心里已经有倾向,不过媒体和互联网公司比起来,可能待遇和前景都没那么好,为什么你还会想当记者呢?”

张同学不假思索:“老师您还记得您在课上跟我说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学新闻的人该有的新闻理想,可能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但任何时代都还是需要专业媒体人的!”

我很诧异,两年前在课上说的一番话,还会被学生记住,于是继续追问道:“如果要当记者,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而且媒体的招聘每年都会比较晚,势必要放弃这个现在offer。”

她沉默了半天,最后缓缓说到:“这就是我来找老师您的原因,我其实并不确定我适不适合当记者,每年媒体的招聘竞争也很激烈,可是如果我不去争取,又觉得会有遗憾。”

作为老师,经常也会面临这样的难题,我们其实很难替学生做这么重大的决定,但你的建议可能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参考,学生肯定也不希望听到和稀泥式的回答。于是,我故意说我得处理点事,明天同一时间,还回到这个咖啡馆,我会给她一个我的建议。

24小时之后,我和学生说,我支持她放弃这个offer,好好准备媒体的校招,如果她愿意,我还可以给她推荐一个媒体单位的实习,帮她积累经验。但这只是建议,最终得她自己做决定。

学生考虑了一晚,也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听从了我的建议。后来,她成功进入了一家中央媒体工作,还不时给我发她写的深度稿件,她真正从这份职业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应聘的时候我还帮她写了推荐信,后来还收到了这家媒体资深编辑的表扬,这让我非常欣慰。

有一次春节她发完祝福短信就问我:“老师,您当时怎么确定我应该放弃那个互联网工作,万一我找不到现在这份记者的工作呢?”

“我又不是神仙,我当然不能确定你就能进媒体,但在和你分开的24小时里,我做了一个小的研究,只不过这个研究的对象是你,我翻出你之前的课程作业,去教学科查了你的专业课成绩,去团委了解了你的社团工作,还咨询了你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班上的同学,甚至翻了你的朋友圈和vlog……我得出的结论是,你的优点是踏实、愿意学习、文字表达还不错,内倾但不内向,有这几个特质,也就具备了一个好记者的基础。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发来一个“笑哭”的表情,说,“原来当老师真不容易,有时候也要做一名私家侦探呀?”

我笑着跟她说:“更准确地说,我做的不是侦探的工作,而恰恰是一名记者——发现问题、查阅资料、采访、呈现并尽可能客观地给一些观点,做研究、做学问大抵也是如此,本质上和当记者是一样的。”

轮到我问她一个我一直的疑问:“学院那么多的老师,为什么找我来咨询呢?咱们平时的交流也不多呀?”

她的回答也挺让我惊讶的,“因为您第一节课给我们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过,从2015年来到交大以后,您坚持每周都给学生开读书会,即使出国访学或疫情也没间断,您当时说,做这个事情并不是单单为了学生,也为了您自己——人总要有一件坚持的事情,这样才能增长知行、锻炼心性,读书会就是您为学生一直坚持的一件事。我当时就觉得,单凭这一个细节,您是一个爱学生的人,以后如果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可以联系您的。”

讲这个故事,真正想说的是,课程思政从来就不是刻意的,正如我在课堂上分享的新闻理想,不知不觉中会影响学生的志向和规划;教书育人从来就不只有课堂,正如我通过读书会和大家一起阅读,在阅读中和学生才建立起这种信任关系;指导学生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候需要像做一个课题一样仔细求证、审慎推导,我应该庆幸,这个课题最终的结果还不错。


撰稿:黄彪文

排版:陈朝露

责编:王靖雨

审核:王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