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传学院举办“国学典籍大讲堂系列”首场讲座


11月10日下午,“国学典籍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一讲《与‘道’同行——<道德经>的研读与英译》在思源西楼610成功举办,此系列讲座由语言与传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宫玉波主讲,讲座围绕《道德经》等经典国学典籍的价值内涵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与剖析。


图片7).png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宫玉波将其终极思想概括为“处事”和“处世”四个字,即如何做事与为人,并分别用道德经中老子反复强调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两句话概括 “处事”与“处世”的最高境界。人与人、人与外界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是《道德经》所探讨的重要问题,对于我们当下的行动与思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片8).png


要达到以上做事和做人的两种境界需依道而行。道,即利而不害,是一种利他主义思想。宫玉波进一步将《道德经》的思想与国际政治形势和时代背景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是与“道”同行的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具有必然性。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道德经》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其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正与《道德经》中“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不谋而合。宫玉波还结合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国的意识形态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讲解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终极目标,紧扣时代背景与国际形势,突显了《道德经》的先见性与不朽的思想力量,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民族顺应天道的民族思想。

在对《道德经》的基本思想进行介绍后,宫玉波通过尼采等哲学家的评价指出其在西方人眼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道德经》作为东方智慧的最高境界,可以在对外传播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图片9).png

在讲座最后,宫玉波指出,《道德经》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灵魂的方向,给我们其他地方汲取不到的能量。在精致利己主义不断盛行的今天,没有一个时代比我们现在更需要这种能量。要想激活内心的能量,就要与古代圣贤对话,而读懂老子就必须“以经解经”,关注文本,走进《道德经》。

图片10).png

“心不唤物,物不至”,语言与传播学院的学子更肩负着文化复兴的使命,并鼓励同学们通过坚持阅读经典,汲取精神力量,呼唤内心的使命感。

图文/排版:罗浥萌

责编:王靖雨

审核:王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