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传学院成功举办跨文化健康传播系列讲座第一讲



2022年11月27日上午,加拿大皇家大学传播与文化系系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跨文化硕士学位课程创始人李臻怡(Zhenyi Li),为我们带来了跨文化健康传播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本场讲座由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陈静茜担任主持人。


1.png

在本场讲座中,李臻怡教授向我们引入了跨文化研究的概念,从宏观上展示了西方跨文化研究的历史发展历程,指出过往学者对文化概念界定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自己对文化的观点。在讲座的一开始,李臻怡教授通过Milton Bennett的著作Basic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引入了跨文化研究的概念:Dealing with differences。

讲座重点介绍和分析跨文化研究学者的重要价值观和理论,以及在其中注入了自己更为深刻的见解。

2.png

李臻怡教授以时间为轴,首先介绍了跨文化研究之父Edward Hall和他的观点:通过Ruth Benedict的著作《菊与刀》中“日本的天皇不对应美国的总统,而是对应星条旗”这一非常引人深思的例子作出具体解释,让我们了解到每个文化无论具体还是抽象,都有其神圣不可被抹灭的象征;Edward的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理论指出了高语境与低语境的划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界定,不要有刻板印象。通过介绍Clyde Kluckhohn, Fred Strodtbeck, Greet Hofstede等学者的观点并进行简短的总结,并补充介绍了Deborah Tannen, John Berry, W.B.Gudykunst的对文化的男女性别差异研究,文化适应理论和文化焦虑理论;教授分析了Ting-Toomey的 Face Negotiation Theory针对“面子”观念的系列研究对健康传播的重要意义;通过介绍Nancy Adler的理论,指出跨文化领域除了战或逃仍存在其他多种选择;最后介绍Milton Bennett和Mitch Hammer的研究,他们的理论将面对文化差异分为五个阶段,李教授通过产妇坐月子和饮食问题在不同文化下的差异性,指出在健康传播领域不仅要关注生理层面人的差异性,也要关注文化塑造的人的差异性。

3.png

李臻怡教授认为,健康是每个人关注的焦点,而西方的跨文化研究需要惠及所有人。他指出西方跨文化研究从小众群体到大众的延展,但仍未全面推广。同时教授也确立了脉络说明文化在我们这一系列的讲座中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起码有两人参与的状态下所做出来的选择和倾向,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基石。





本次线上讲座在线人数超200人,汇聚了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或相关机构的学生和研究者。提问环节中,听众踊跃发言,李臻怡教授也一一针对这些提问进行了回答。

4.png

在讲座的最后,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陈静茜作为系列讲座负责人和本次讲座主持人,对李臻怡教授的讲解进行了简要评议。最后,她再次感谢了李臻怡教授,期待大家后续关注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系列讲座。

撰稿:孟品桥

排版:陈朝露

责编:王靖雨

审核:王虹英 郝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