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传学院成功举办跨文化健康传播系列讲座第二讲



2022年12月4日上午,加拿大皇家大学传播与文化系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跨文化硕士学位课程创始人李臻怡教授(Zhenyi Li),为我们带来跨文化健康传播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本次讲座的主持人由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静茜担任。

5.png

讲座吸引了超过230位校内外研究者及同学观看


在本次讲座中,李臻怡教授向我们着重介绍了文化的内涵以及如何超越跨文化传播困境。在讲座一开始,李臻怡教授通过他本人在开展跨文化健康研究经历的两个生动真实故事,为我们引出了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的内涵,即:文化是让我们感到舒适与安全的“安乐窝”。同时,他也以学习跳伞的生活故事为例子,讲述他为加拿大卫生局开展跨文化研究培训中获得的启示:健康传播实践中,特别是在推广跨文化训练和实践技能时,需要给跨文化的卫生从业者提供足够支持。只有在完备支持体系的前提下,从事跨文化的一线工作人员,才有可能走出各自的原有文化舒适区,在获得足够资源的前提下,敢于走入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否则,针对卫生从业者的跨文化培训,很可能会带来消极效果,让从业者对另一种文化语境产生畏惧。

李教授又以“跨过雪天路上的暗冰”比喻跨文化研究的内涵,强调系统性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随后,李教授联系健康传播中“生老病死”四件事,通过具体展开不同文化如何对待“生老病死”,向我们提供了具体研究文化影响的思路,即何时、何地、何人、何故、以何法做何事。随后,李教授引用Edward Hall的观点,指出文化可能会成为一个难以脱身的“牢笼”,具体来说,文化是一个让个体免除惧怕、为个体提供足够支持和答案的系统,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的内涵。紧接着,李教授通过中国古代“邯郸学步”的表述,指出跨文化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为,十分困难。李教授又以健康传播为例,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能够看到自己文化以外针对生老病死的做法,由此增加了对自己答案的疑虑,乃至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李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的内容,强调做跨文化研究需要理解人们在跨文化过程中的惧怕和疑虑,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展现负责的态度。

本次线上讲座在线人数超200人,汇聚了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或相关机构的学生和研究者。提问环节中,听众踊跃发言,李臻怡教授也一一针对这些提问进行了回答。

6.png

与会听众与主讲嘉宾云上合影

7.png

来自欧洲塔图尔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讲座中提问





在讲座的最后,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静茜进行了简要评述,她认为李教授的讲解为我们提供了文化研究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也为更好地开展基于中国语境的健康传播实证研究提供了宝贵启示。期待大家后续关注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系列讲座。

撰稿:吴昊谦

排版:陈朝露

责编:王靖雨

审核:王虹英 郝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