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红色文化:英语系党支部党员教师参观京报馆旧址
近日,英语系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参观北京京报馆旧址及其创办人邵飘萍故居,开启“走出去”学习。
作为胡同文化的历史符号和红色缩影,京报馆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它见证了党的百年发展。通过参观京报馆,还原红色报业发展的历史原貌,再现先进报业人邵飘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风采,对于让党史学习融入胡同文化的红色历史、夯实党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京报馆旧址位于北京城南虎坊桥,走进狭长幽深的魏染胡同,在一片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群落中,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赫赫有名的京报馆和报人邵飘萍故居坐落于此。
1918年,邵飘萍先生创办进步报纸《京报》,报馆设在这闹中取静的四合院民居里,前后相接的两个小院,一个用于邵飘萍一家居住,一个用做报馆。《京报》是中国进步人士抨击军阀,揭露官僚黑暗和帝国主义罪行的发声筒,同时也是传播马列主义、支持爱国运动、宣传进步思想的重要阵地。
京报馆旧址内的“百年红色报刊展”介绍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党报党刊从诞生伊始到星火燎原的不同发展时期,重点介绍北京地区党报的历史。“邵飘萍生平事迹展”再现民国报人于国家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救国图存的铮铮风骨。
京报馆旧址和邵飘萍故居将这份进步报纸的坎坷命运、革命报业人的慷慨人生和一段党领导下红色报刊的奋斗发展史展现给后世,激励后人不忘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完毕后,英语系党支部成员们交流了参观感受,英语系党支部书记马莉说:“通过观看京报馆内的展览,我了解和学习了‘铁肩辣手’邵飘萍的生平事迹。这位民国著名报人、后来的中共秘密党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史上,跟李大钊一样,都是当仁不让的先行者。党领导下红色报刊的奋斗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伟大解放事业的发展史。”其他党员也踊跃发言,一致认为当代党员教师要传承这位有风骨的进步报人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并且将其继续发扬光大。要将这种红色精神融入生活和工作中,汲取红色文化的力量,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做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笔下有力量”,共同建设新时代的精神家园。
供稿:陈岩
排版:陈朝露
责编:王晓培
审核:王虹英